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权威发布  > 正文

《菏泽市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实施方案》政策例行会实录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2024-06-24 17:25

444455867.jpg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菏泽市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实施方案》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解读《菏泽市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敬请关注。

1347441277.jpg

政策吹风会开始

1229918392.jpg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现在,我们继续召开今天的第二场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近年来,我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锚定“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其中,为做好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这一项系统性工程,我市印发了《菏泽市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实施方案》(文内简称《方案》),为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方案》具体内容,我们召开本场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到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宿广升先生,市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科副科长程振宇先生,市重大项目服务中心助理经济师周淑亚女士,共同为大家介绍《方案》,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政策吹风会的有:省驻菏新闻机构、市各媒体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朋友。


dsfsdfsdf

主持人

首先,请宿广升主任介绍《方案》具体内容。

1763345885.jpg

宿广升

各位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根据《山东省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2023—2030年)》有关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市发展改革委深入开展调研,认真学习领会国家、省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在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菏泽市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我市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总体要求

《方案》的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主要原则、战略定位、空间布局、总体目标5个部分。

一是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战略要求,充分发挥黄河入鲁第一市区位优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堤内外协同推进,以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为底线,以绿化美化、污染防治、节水控水、城河互融、文旅融合为重点,打造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复合生态廊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菏泽路径、作出菏泽贡献。

二是主要原则。菏泽市推动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需要坚持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源头管控、防范风险;休养生息、还河于水4项基本原则。

三是战略定位。菏泽市推动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的战略定位主要是打造大江大河生态廊道保护建设新标杆、全国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新样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新高地。

四是空间布局。立足黄河菏泽段自然地理特征,以黄河干流为骨架,以自然保护地、水利风景区等重要生态节点为支撑,坚持堤内外、点线面统筹布局,构建 “一干一带,多点支撑”的空间格局。

五是总体目标。《方案》实施期至2030年,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2024年至2025年,第二阶段为2026年至2030年。到2025年,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沿黄生态廊道初步形成。到2030年,建成大江大河生态廊道保护建设新标杆、全国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新样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新高地。

二、重点任务

《方案》提出了贯通近岸绿带、扮靓沿线绿点、优化全域绿网、深化污染治理、打造美丽城乡和强化安全保障等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贯通近岸绿带。以沿黄生态主廊道为重点,推进河滩生态涵养带、河堤生态景观带、堤外生态防护带一体保护,填补绿化空白,提高绿化质量,打造临河防浪林无断带、堤顶行道林连续无缺、淤背区适生林整体覆盖、护堤林齐全完整、护坡草皮美观平整的沿黄近岸生态安全屏障。

二是扮靓沿线绿点。以廊道串联自然保护地、水利风景区等重要生态节点,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打造各具特色、功能突出、缤纷多彩的生态靓点。

三是优化全域绿网。依托河流水系、交通干线、县乡道路,串联农田林网、城乡绿地、防护林带,贯通城乡节点,联通生态资源,串点成线、以线成网,构建相互关联、层次清晰、覆盖全域的绿色网络。

四是深化污染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统筹治理,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综合整治流域污染,全面管控环境风险,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筑牢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五是打造美丽城乡。立足生态优势,培育特色生态空间,整合沿黄文旅资源,统筹廊道建设与城乡发展,提高城乡建设品质,差异化打造富有黄河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优美城镇、和美乡村。

六是强化安全保障。加强黄河河道、岸线、堤防管控,推进“二级悬河”治理,实施防洪减灾工程,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筑沿黄生态廊道安全屏障。

三、保障措施

为确保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落地,《方案》提出一些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的措施。

一是完善推进机制。在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强化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凝聚形成工作推进合力,切实把本方案确定的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统筹国土治理、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水利、交通、基本建设、文化等相关领域资金,加大对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平台支持力度。

三是强化法治保障。认真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完善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等制度,严厉打击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违法犯罪,依法规范对黄河生态保护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类行为。 

四是强化督导落实。推动解决一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谋划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典型,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的良好氛围。

dsfsdfsdf

主持人

感谢宿主任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dsfsdfsdf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明确,支持黄河流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建设集防洪、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走廊。请问保护建设沿黄生态廊道,对于菏泽市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476690811.jpg

程振宇

正如您所说,其实不光有《黄河保护法》的要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推进黄河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2023年10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山东省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2023—2030年)》。我市制定实施《菏泽市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实施方案》,不仅仅是对上级政策的贯彻落实,更是推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

大家知道,黄河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水害严重的河流之一,历史上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洪涝灾害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江淮。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在塑造形成沃野千里的华北大平原的同时,也给沿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近年来,随着几代人治理黄河的艰辛付出,以及小浪底水利枢纽、标准化堤防等水利工程的顺利运行,黄河安澜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是目前黄河防洪减灾的压力依然较大,生态保护治理任务依然繁重,水资源制约问题依然突出。

对于我市来讲,沿黄生态廊道的保护建设,有利于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黄河滩区综合治理,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提高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妥善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保供关系,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有利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推出沿黄特色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打造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

dsfsdfsdf

dsfsdfsdf

鲁网记者

《方案》中提出构建“一干一带,多点支撑”等空间格局,能具体说说其中的含义吗?

程振宇

“一干”,即黄河干流生态主廊道。突出黄河干流在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核心作用,以稳定河势、规范流路、保障行洪能力为前提,以增加生态绿量、提高生态质量、巩固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建设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等功能为一体的干流生态廊道。推进 “二级悬河”治理,降低黄河大堤安全风险。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保障河道基本生态流量,确保河道不断流。填补绿化空白,提高绿化水平,贯通近岸绿带。

“一带”,即河田融合生态修复带。涉及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4县区,自东明县焦园乡起,至郓城县黄集镇,河道长度约185公里。针对两岸堤距较宽、滩区面积较大等特征,推进滩区土地整治、沿线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促进河、滩、田、镇、村、人和谐共生。

“多点”,即多处生态功能节点。依托各类自然公园等重要生态节点,合理定位自然保护地主体功能、边界范围,建立系统完善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dsfsdfsdf

大众网记者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请问关于保障黄河安澜《方案》中有具体工作要求吗?

77479673.jpg

周淑亚

关于保障黄河安澜,《方案》中主要提出了3个方面的工作要求。

一是守住保护管控红线。严格落实管控范围线,强化黄河干流河道岸线保护,严格落实黄河河道和工程管理范围保护要求。切实加强管控治理。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禁止违法利用、占用河道、湖泊水域和岸线。

二是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推进干流防洪防汛巩固提升工程,对高村以上56公里游荡型河道河段进行综合整治,对高村以下重点河段河势进行改善,保障黄河干流行洪能力。提高沿黄重点地区防洪除涝能力,采取堤防加固、护岸、清淤等措施,推进东鱼河北支、郓巨河等河流综合治理,提高河流行洪排涝能力。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区易涝积区治理,增强城市抵御洪涝灾害能力。构建灾害预警应急体系,推动“智慧黄河”数字化平台建设,建立覆盖骨干河道的立体化数据采集监测网络,建设高素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升防汛抢险综合能力。

三是完善水安全支持体系。实施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对引黄干支渠系进行疏浚防渗整治。持续推进水网骨干工程建设,加强局域水系连通和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和水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推进深度节水控水,实施闫潭、王高寨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推行农业灌溉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建立健全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灌溉用水向主粮倾斜。鼓励高耗水企业加强废污水深度处理和达标再利用,促进企业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


dsfsdfsdf

主持人

今天的记者提问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宿主任和几位发布人的发布及对记者提问的解答。《菏泽市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实施方案》的出台有利于凝聚工作推进合力,强化法治保障和督导落实,推动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取得实际成效。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对今天发布会的内容进行充分准确的报道和全面深入的解读,促进《实施意见》更好贯彻落实,助力打造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复合型沿黄生态廊道。

今天的政策例行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摄影:吴松林) 

责任编辑:
张坤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